關閉

文章

文化基礎建設

莎拉.懷汀(Sarah Whiting) 博士

美國萊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及威廉 ‧ 華德 ‧ 沃特金教授/美國休士頓德克薩斯州WW建築師事務所合夥人

2016
在《姚仁喜│大元建築作品 30x30》這本精彩的建築作品集中,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呈現了一系列文化與公共建築作品,這些作品讓我們重新確定:雖然多數人認定虛擬數字的文化領域已經完全霸佔了我們,但事實並非如此;文化的實體建構,仍然興盛而活絡地存在著。

以下闡述多少出乎意料之外:現今提及文化,第一個直覺就是上網,幾秒鐘就能進入羅浮宮網站 www.louvre.fr,直接點選《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維梅爾的《編蕾絲的女子》等等不勝枚舉的大師傑作,幾個小時任你欣賞。當然,這些確實都不是實物,但也讓我們免去人擠人之苦,只要按一下「放大作品!」便能近距離細看,還有文字說明,也可以連結到其他文章與圖片。這些都與當代的「上網」文化緊密相關,這種文化完全配合個人的需求,只需要滑鼠或手指點幾下,而且隨時可以取得。音樂也是如此:戴上耳機,連到 youtube,全世界的音樂環繞在耳,連表演者都可看得一清二楚,連最貴的包廂座位也比不上。

文化俯拾即是,是非常驚人的轉變,世界的幅度逐漸縮小,全球的觀眾可以同時上網。然而,現代上網式的文化雖然更自由、更平民化,卻也帶給建築一個直接的挑戰:當藝術、音樂、文化已全然地個人化,且全年無休持續放送,博物館或演藝廳又扮演著什麼角色?

本書中的建築作品提醒了我們,文化所孕育出的實體基礎建設,其影響力不僅可比網路世界,甚至凌駕其上。縱使網站上的點擊數與「按讚」不斷創造出新的公眾、新的觀眾,但這些新的公眾與觀眾也透過嶄新形式的「公共」場域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新詮釋。

德國哲學家哈伯馬斯於1962年的《公共場域的結構轉型》一書中,首次提出「公共場域」一詞。哈伯馬斯指出,19世紀資產階級興起,是由於當時能夠公開演說的特定場所開始增加,民眾得以在公開場合討論及交流意見,包括咖啡廳、博物館、報紙等。哈伯馬斯認為這些管道皆能促使輿論形成,他刻意區分私人場域 (家庭、個人等) 與公共場域,將公共場域視為公眾討論中產生的特有共識。

在現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個人在屬於私人場域的家裡上網「聊天」時,私人與公眾幾乎難以辨別。而奇怪的是,網路仍然會強化哈伯馬斯模型中所說的「單一性」,網路雖然讓人可以接觸全世界,但同時也透過共識控制自己在網路上的活動,倘若不斷地透過連結追蹤自己「按讚」的內容,那就始終停滯在相同屬性的文化環境中。

隨著國際間的界限愈來愈鬆散,結合著國際旅遊愈發容易 (洛杉磯直飛台北 14.5 個小時似乎很漫長,但跟過去相比根本不算什麼),因此實體世界的公共場域,組成變得更加多元與異質。聽來似乎有違常理,但相較於數位世界,現實世界的公共場域更加符合當代。

姚仁喜的建築作品創造出公共互動的場地與空間,具體呈現文化和歷史,這樣的建築有助於公共的交流,促使個別的民眾之間建立起關聯,縱使大家的語言不盡相同,但都能透過形式、幾何、圖案、材質和景觀,而閱讀文化。有些建築作品中,比喻象徵十分淺顯易懂,例如烏鎮大劇院的並蒂蓮,農禪寺水月道場牆面鏤空雕刻的經文;有些作品的聯想則比較隱晦,例如蘭陽博物館宛如山巒竄起的花崗岩,故宮博物院南院行雲流水般的書法元素。

總歸而言,姚仁喜的每一件建築作品都承載著多重的聯想,廣涉語言、自然和藝術,讓觀者各有自身解讀,日後再訪更會強化這些領會,正如同網路世界中點擊連結的動作。儘管每一件建築作品各不相同,表現出特定的地點或歷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堅持採用極具量感的建築材質。文化乃是強韌恆久,故採用大量的磚、石、混凝土明白地展現堅實的基礎建設。姚仁喜的公共作品在形式上也相互共鳴,縱然無法指出單一的風格,但都是透過巨大的幾何圖形,凸顯建築的集體空間。

姚仁喜所建構的文化基礎建設,標誌著吾人的集體公共生活,正如過去幾世紀以來的實體基礎建設,然而,過去的公共實質基礎建設,例如為了掌握自然資源所興建的大型土木工程,或是戰後促成都市發展的龐大公路系統,雖然在其初始之時都能緊密地聯繫公眾,因而定義了各個國家的公眾性,時至今日,由於它們對於環境與生態所造成的衝擊,使得我們對這些建設當初的定義不再樂觀。現在,全世界都在努力面對這項挑戰,因此,如何另尋新的方式來界定公共性,避免讓個人完全孤立於數位連接的現代矛盾性中,是極為重要的。

姚仁喜建築師一系列的文化建築,積極地參與了文化基礎建設的建構;而這些文化基礎建設的作品,以其實質的存在以及參與者的全球化與多樣性,也為我們指引出了當代集體公共場域的新願景與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