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彰顯專業領先與傳承的突破與創新 / 民生報
「突破與創新」做為第一屆遠東傑出建築設計獎的主題,準確的說這個獎是對台灣當前優秀建築師建築設計成就的一種肯定,但廣義的角度來說,做為台灣第一個由民間企業主辦的建築獎,其主題「突破與創新」含蓋了「建築專業經驗傳統」的承啟。換言之,建築的專業經驗如果可以成為一種傳統,其累積的結果將是一種「文化風格」的顯現,也當然是生活於此的人民一種生活態度與生活內容的「再現」。本屆遠東建築設計傑出獎,以正式獎項之外的「特別獎 」頒發給張昌華建築師與王大閎建築師,我認為應為植基於二位資深建築師在其建築設計作品中對過去五十餘年來的台灣傳統建築發展在建立台灣建築專業經驗傳統上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自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至六○年代以前,台灣的建築發展其實是相當緩慢的,不但在教育、人才訓練及建築作品上都遠落後於世界主流外,但即使外在環境條件如此艱困,台灣還是在早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優秀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下開啟了戰後台灣建築發展,在這股潮流中,做為建築設計主體的專業建築師人數及素質有所不足,但我們卻有一些非建築專業背景,卻與建築工程設計相關的傑出土木結構設計專業工作者,以建築師的身份從事於建築設計的工作,這個現象其實是一種歷史的偶然,但在六○年代的台灣,這種專業工作者對台灣的貢獻在於以「技術卓越」的角色,將台灣的營造技術提升為一種進步的狀態之中,同時也將台灣的建築發展在「結構造型」的領域之中有一定的地位,張昌華建築師是其中相當重要具土木背景的傑出建築師,他的作品如清華大學的教學用原子爐工程設計、體育館及梅園休憩亭是其代表作品;對六○年代的台灣而言,除了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之外,這幾件作品所呈現的意義在於「完全」以本地的工程設計技術人員為主要成員所組成的工程團隊完成的作品。張昌華建築師以良好的土木結構工程背景及知識克服了許許多多施工與工法的困難,在三十餘年後的今天,這些作品仍維持了相當良好的使用狀況,對建築設計而言,作品的完成其目的及影響是多樣的;像張昌華建築師,他的作品做到了建築設計領域中最恆常的價值是相當難得的,他的作品讓台灣的工程技術與建築結構造型的發展不致交了白卷。此外,在早期台灣專業工作環境仍缺乏的年代,他的事務所--華泰建築事務所—成為當時年輕專業者最佳的養成訓練場所之一,例如此次得獎的建築師吳明修及參與評審的張俊哲建築師都曾在張昌華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過。「技術卓越」在台灣雖不至於是「空谷足音」,但仍是我們專業經驗傳統中的最不可替代的一部份,張昌華建築師的努力開始了這個領域的本土化大門。
建築本來就是多樣、多元的,台灣的社會有幸有了像張昌華這種土木背景的建築師,他恰如其分的展現了結構造型設計在建築設計上的可能。然而,台灣又如何有幸有了王大閎建築師,他的建築學習背景相較於光復初期的台灣甚至放眼亞洲及歐洲,以其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同時又是現代建築主要推動者德國建築師葛羅培(Walter Gropius)的學生,與貝聿銘及美國建築師強生(Philip Johnson)是同班同學等這些背景來看,他都應該是一位傑出的建築設計專業者。與貝聿銘不同的是,在二戰結束後,他從容返回中國並在上海開業,隨後於五○年代初到台灣,為台灣早期開業建築師中背景正統的建築師之一,我們在王大閎歷年的作品中看到了他做為一位具良好現代建築背景的建築師卻相當「出世」的投身於「現代中國建築」的探討,作品如台北國父紀念館、台北教育部大樓、台北外交部大樓、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台大學生活動中心….等都是王大閎建築師在政府的公共建築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努力;此外,他的住宅作品濟南路三段公寓及自宅、石牌公寓及自宅,已拆除的建國南路自宅….等,對傳達現代中國人生活空間的努力、對台灣建築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觀念啟發」與「手法示範」的作用存在,他在現代中國建築上的努力,使得台灣在建築文化的領域上脫離了傳統的包袱,也因為王大閎的努力,台灣日後在這個議題的表現上,不論是建築設計的成就及相關設計思考上,是領先大陸的。
以建築設計的表現調整甚至「矯正」了某種保守的社會思考,王大閎的作品是具關鍵與轉捩點的價值;此外,在沿襲西方現代建築的表現上,王大閎除了以上作品的影響力之外,位於台北寶慶路及桃源街口的亞洲水泥大樓是王大閎在商用建築上劃時代的貢獻,對六○年代的台灣而言,企業體擁有總部大樓是具社會意義的一件事,其量體高度相較於「博愛特區」是一個突破,其外牆的帷幕牆設計與施工更是台灣最早的案例。我認為,王大閎做到了一個好建築師應該做的事情,無論在建築文化及工程技術上,王大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開拓者」。
二位建築師其實都已退休,二位建築師的作品是台灣近年來建築發展的源頭與縮影,我認為二位在「突破與創新」的主題上得獎,並不是二位蓋棺論定,而是為二位在台灣建築的專業經驗傳統的貢獻而肯定,在這角度,我相當佩服遠東建築設計獎主辦單位的包容與遠見。
吳光庭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1999.11.25)